当前位置:首页 > 市老年大学 > 作品展示 > 诗词联作品

特有的节日

发文时间:2023-02-22    来源: [国际交谊舞系学员许长新]     字号: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农历正月二十九那天,二姑便会送拗九粥到我们家。二姑煑的粥,黏润香甜,粥里除糯米加红糖外,还有茡荠、花生、莲子、红枣、芝麻、桂圆呢。有一次,二姑送拗九粥来,我踮着脚,伸手去捡一颗红枣正准备往嘴里送,不巧,被母亲看见了,她制止了我。母亲说:“这是二姑送来给你祖母的孝敬粥,祖母要先动箸后,你才能动箸,更不能用手。我们家的粥还在锅里煑,等煑好了,大家一起吃。”“这是为啥呢?”我问。母亲说:“在我们福州有个习俗,每年正月二十九家家户户煑拗九粥,祭祀祖先或送亲朋好友,出嫁的女子送粥回娘家孝敬父母。正月二十九是拗九节,是福州十邑地区特有的节日。你现在开始懂事了,要懂得孝敬老人,崇尚这种尊老敬老的美德。所以,二姑的拗九粥要你祖母先动箸后,其他人才能动箸。告诉你这些,以后可要记住了。”
  父亲告诉我,我们的老家是在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冠洲村。抗战期间,当时的省政府迁到永安,许多福州人有的随后去了永安、三明一带,也有的人沿闽江溯江而上到水口、南平、洋口、将乐一带。我们家、二姑家还有外公外婆家也都是在那个期间来到洋口落脚谋生的。我1949年8月出生在洋口,在我出生前两个月,解放军二野151团的部队解放了这座当时号称“小福州”的闽北小镇(即顺昌县洋口镇)。用福州方言说,我可是一个“解放囝”。福州人多起来了,福州的民风习俗,也在“小福州”广泛地传播开来。在洋口出生长大的我,也逐渐地了解了许多福州的民风习俗。像福州方言童谣所传唱的“前街后巷环蜀匝,俪见满街都是灯。”的元宵节呀;“一咚咚、二咚咚、初三初四扒龙船。”的端午节呀;“祭灶祭糊涂,米管做香炉。”的祭灶习俗呀等等。当然了,相比之下,拗九节习俗却更为盛行。因为人们不忘故乡,不会忘记这千百年来的“拗九”习俗,祭祀祖先,敬亲孝老。我们从“福”地而来,忘不了“福”的乡愁啊。虽然身处闽北山区,日久他乡也是故乡啊。“拗九”那天,走在洋口街上,如碰到老乡,便会互相打招呼:“今天喝拗九粥么?”哟,这乡音,是那么地亲切,那么地温馨。
  有一年我到闽侯祥谦镇的禄家村(又称龙祥岛)探望大姑。正逢“拗九”,大表姐一大早从隔江对岸的南通家搭小船过来给大姑送粥。身材高大,双手长满老茧的大表姐,可忙呢。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争着在生产队里多干点农活赚工分,养家糊口,可她却忘不了“拗九”,忘不了送拗九粥孝敬父母。
  算起来,我调回福州工作已经三十年了。这些年来,每逢“拗九”,许许多多的街道、社区开展了煑拗九粥送拗九粥敬亲孝老的活动,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一碗甜甜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童谣《掼粥掼到厝门口》,在少年儿童中广泛传唱。有一年,在苏州举行的全国少年儿童歌曲演唱大赛中,福州市第十六中毓英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敬亲孝老“福”习俗文化概念的福州语歌《三落厝》,赢得了赛场上的阵阵掌声,夺得了大奖。孩子们清朗的福州语演唱,唱响了吴侬软语的苏州大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