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下去 也要火起来
——从仓山项目看非遗保护传承破题之道
陈孝斌指导学生高跷技巧。
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瑰丽多姿,闽剧、佛跳墙、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等珍贵非遗,历尽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然而,面对受众面窄、费时费力不挣钱、传承人少等一些共性问题,非遗传承该如何破题?记者连日来探访位于仓山的非遗项目发现,非遗传承人守正创新,通过非遗进校园、开设非遗课堂、主动“走出去”等方式,让一件件福州历史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主动“走出去”的高湖舞龙队
从3月中旬开始的每个工作日下午4点半,仓山区盖山镇高湖舞龙队主力队员郑勇都会前往高湖小学,教授孩子们舞龙灯。“小龙人”总共30多个,包括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教授各地小学生舞龙技艺,传承弘扬高湖舞龙文化,是郑勇这几年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高湖舞龙队,和他一样的队员还有很多。
始于明末清初的高湖舞龙灯,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吐水穿云又抢珠,龙灯舞技数高湖,翻身扳肚尤灵健,变化如神首尾无。”这是清朝著名学者郑骊生赞叹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高湖舞龙灯表演作的诗。
“高湖舞龙灯源自皇家派系,舞法严谨规范,主要以正副太极起伏的形态,配合各种串结花、解结花的复杂组合变化,进行跳、越、跨、翻、滚、转、腾、跑、缠、抢、戏,舞出龙腾起伏的无限神韵。”高湖舞龙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湖舞龙队负责人吴明忠介绍,高湖村有6个自然村,原来村村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大家相互竞技,相互学习,十分热闹。1994年,由高湖村村委牵头,从6个舞龙把社中挑出舞龙好手,组成了高湖舞龙队。
20世纪80年代起,高湖舞龙队先后获得福建省首届舞龙大赛第一名、比利时欧亚龙狮邀请赛金奖、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三金两银等荣誉,被国家体委授予A级舞龙队称号。2009年5月,福州高湖舞龙灯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与时俱进是高湖舞龙队名扬四海的秘诀之一。“早期的高湖舞龙灯,龙节都插点蜡烛,夜间舞动,闪烁明亮。后来我们大胆创新,根据赛事需要改变,使用灯光、交响乐等,发展出100多个竞技套式,创出了搭桥舞8字、前后换把舞8字、快8字行进舞龙等舞法。”吴明忠说,近年来,高湖舞龙队相继亮相福州十邑春晚、《人间至乐是家乡》微电影纪录片拍摄、仓山区新春团拜会、2024海峡两岸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受到欢迎。
即便如此,高湖舞龙队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现役队员20多个,年龄20岁到40多岁,想找几个替补还行,但是想再组建一支舞龙队很难。”吴明忠坦言,近年来,队员通过主动“走出去”教授学生的方式传承弘扬高湖舞龙文化。2019年,高湖舞龙队还大胆创新引进广西醒狮队组成高湖龙狮队,实现强强联合。
村里的积极支持,也增强了吴明忠的信心。高湖村党委书记郑升介绍,在仓山区和盖山镇的支持下,村里每年都会对舞龙列出20万元预算计划,传承弘扬高湖舞龙非遗文化。“我们还计划建设舞龙舞狮训练基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郑升说。
走进学校的
“花式”洪塘高跷舞
“背靠风,手臂往外走,龙头往外抛……”3日下午,福州市洪塘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踩着高跷的孩子们在陈孝斌的指导下,熟练地舞起彩带龙、抖空竹、转动手绢花,甚至劈下“一字马”,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村是我市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这里的高跷舞历经40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于2019年2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孝斌是洪塘高跷舞的第三代传承人。1999年从父亲手中接过村里的高跷队后,他除了教本村人,还教琅岐、福清等地的爱好者踩高跷,甚至前往欧洲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洪塘高跷舞的知名度。2011年,顺应将地方特色融入小学教育的号召,他把洪塘高跷舞技艺带进校园,每周三下午坚持给洪塘中心小学感兴趣的孩子开展高跷舞专业指导训练,并融入其他传统表演形式,为洪塘高跷舞的传承和发展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洪塘高跷由闽剧发展而来,加强保护与传承,创新是关键,必须适当融入时代元素,增加可看性。”在洪塘中心小学的操场上,陈孝斌一边指导孩子一边介绍,这些年,他在过去仅是踩着高跷踏步或移动的基础上,不仅自创了倒立、前手翻、十字交叉步、肩上站人等高难度动作,还陆续将足球、篮球、呼啦圈、彩带龙、抖空竹、手绢花以及舞蹈等元素融入踩高跷,让学生们对洪塘高跷舞更感兴趣。
坚持非遗进校园,10多年来,陈孝斌培养的300多名洪塘高跷舞“种子”选手从洪塘中心小学走出,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洪塘中心小学的“洪塘高跷”非遗传承基地校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受亲人的影响,陈孝斌的两个女儿也十分喜欢高跷,经常和父亲一起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将洪塘高跷舞发扬光大。我会不断融入新元素,让洪塘高跷舞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并热爱。”陈孝斌说。
筷子厂里的
福州漆箸非遗课堂
5日下午,位于仓山区盖山镇的福州仓山天天筷子厂迎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漆艺专业20多名大三学生参观学习,筷子厂负责人张国天向大学生们介绍了福州传统漆箸工艺、制作机器、市场发展情况。
这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二次组织学生来福州考察传统漆箸文化。“福州是中国脱胎漆器之都,也是漆箸的发源地。通过开展传统漆文化考察,把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漆艺人才。”带队老师杨睿说。
福州漆箸,俗称漆皮筷子,融入了福州脱胎漆器工艺,并吸收日本相关工艺特点,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7年8月,福州漆箸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国天成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走进天天筷子厂陈列馆可以看到,2000多双筷子按照材质与年代,分门别类放置在陈列柜内。“小小的漆箸,从毛坯到最后成品,需经过20多道工序,工期达15天到1个月不等。”张国天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福州漆箸名扬四海,天天筷子厂所在的齐安村200多户人家,家家生产筷子,“当时的福州漆箸通过绿皮火车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至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不过,2000年后,因为利润微薄、产品替代等原因,福州大的筷子厂或转型或倒闭,仅剩下天天筷子厂在坚守”。
因为收入低、工作比较辛苦,福州漆箸行业也面临着老技术工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做的尴尬。将非遗课堂搬进工厂面向社会开放,是张国天近年来坚持做的一件事。天天筷子厂员工、漆箸工匠林芬的微信,添加了不少研学联系人。“都是慕名找上门的,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林芬说,最多的一年开展了50多场非遗课堂,“大家过来听张老师讲述福州漆箸文化和工匠精神,体验福州漆箸手工制作乐趣,非常开心”。
“世界筷子的发源地在中国,漆箸的传承在福州。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在福州建立一座‘中国筷子文化博物馆’,向世界展示中国筷子文化的辉煌,让福州漆箸文化代代相传。”张国天说,相信通过自己的坚守,以及与专业院校的合作等方式,福州漆箸文化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