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马祖乡亲曾林官的三个称呼
曾林官(右)与黄蔚炳在敖江边游览。
“你可以叫我老曾。在福州,很多朋友这样叫我。”
老曾名叫曾林官,年近八旬,是马祖境天后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妈祖信俗,到龙舟友谊赛,曾林官常年往返福州和马祖,热心福马民间交流活动。近日,在连江城关妈祖庙,本报记者专访曾林官,一声亲切的“老曾”打开这位马祖乡亲的话匣子。
除了“老曾”,曾林官还有两个昵称——“曾董”和“姐夫”。每个称呼从何而来?一起来听他的故事。
老曾与老黄
“老曾每次来连江,一定会来妈祖庙。”最常将曾林官唤作“老曾”的,是“老黄”——连江城关妈祖庙管委会副主委黄蔚炳。
曾林官与黄蔚炳的友谊源于妈祖信仰。老曾是2007年认识老黄的,那一年他作为马祖妈祖文化交流团负责人,带领100多名马祖乡亲来连江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
回顾17年的情谊,要问两人最难忘的时刻,他们的回答很一致:“敖江之约。”
原来,在早年连江城关妈祖庙重建之时,曾林官虽然身在马祖,但心系朋友,曾寄信表达支持。2017年,妈祖庙重建落成时,曾林官还特地从马祖赶来参加活动。当时恰逢端午节,两人站在敖江前,许下美好的愿望:“敖江这么美,我们要是能在这里举办龙舟赛该多好。”
没想到6年后,约定成真了!2023年6月,连江县群众和马祖乡亲共同参与的首届连马龙舟友谊赛在敖江火热举办。“我带了50多名队员来,很多都是年轻人。”曾林官说,看到两岸青年交流热络,他十分开心。
两岸一家亲,越走越亲。今年3月,曾林官又一次带团来连江交流。再次站在敖江边,他和老黄共同许下新愿望:“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传承妈祖文化,促进两岸交流。”
曾董与蔡站长
和之前很多次一样,这次曾林官和240多名马祖乡亲走的还是黄岐—马祖“小三通”航线。每次到黄岐码头,曾林官就会想起好朋友蔡站长——福州港客运站原站长蔡洁。“曾董”正是蔡洁对曾林官的称呼。
“曾董,这次又到黄岐口岸啦。”到福州不久,曾林官就收到蔡洁发来的问候信息。曾林官说,他任马祖大和航业董事长时结识蔡洁,两人因黄岐码头结缘,在一次次关于航线的交流中建立起友谊。
对曾董和蔡站长来说,黄岐—马祖航线承载的记忆是深刻且动人的。2015年,航线一开通就成为两岸“小三通”最短海上客运航线,马祖乡亲到连江仅需25分钟。
多年前,一次大年三十的联动,蔡洁至今难忘。“当天最后一趟航班离港后,还有一名马祖乡亲没赶上客船。”蔡洁说,当时多方通力合作,最终把乡亲安全送回家。
“虽然如今我们的职务不同了,最初的称呼却是改不过来了。”曾林官说,我们人同根、神同宗、民同俗、语同音,马祖乡亲对家乡有深厚感情,“虽然黄岐口岸不大,但我们走得很顺畅。”
此次到黄岐码头,曾林官发现,边检还专门设置了“民俗通道”,神像和出巡器具等都可以顺利通关。
姐夫与林老板
“林老板,还是那几样东西,帮我打包一下。”
“没问题,姐夫,等会儿码头见。”
林老板是黄岐一家干货店的店主林克朋,曾林官是他的老客户。因曾林官和妻子的祖籍都在连江,大家习惯称他为“姐夫”。每次曾林官从福州回马祖,总会提前联系林克朋,采购海鲜干货。
“我们都是向他买,在他店里采买货品从来不会短斤少两,东西也很不错。”曾林官的妻子对林老板的服务非常满意,“平时我们也会坐船专门来买,下午从马祖出发,晚饭前就能到家,很方便。”
林克朋说,过去两地渔民同在一个海区作业,一来二去,大家都能叫出名字,熟悉的人都是直接以亲属相称,“客运航线复航后,每天都有马祖乡亲来买东西”。
老曾、曾董、姐夫,不同的称呼背后,我们感受到相同的情感,是两岸同胞的深情厚谊,更是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