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袍加身的他们一次次与疾病“短兵相接”,与死神争分夺秒,守护生命之光。
他们就是医生,是照进生命的一束光,是平凡生活里不凡的英雄。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
什么是医者仁心,听听福州这些医生的故事,或许你能真正理解。
钢铁心
每天生死博弈 需要超强心脏
患者出院前和吕骁(左二)团队合影。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危重症监护病房(RICU)里,大多患者挣扎在生命垂危线上。为了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这里每天都要上演医生和死神的生死竞速。这样生死博弈的日常,在RICU主任吕骁副主任医师看来,没有一颗强心脏是扛不住的,因此,他觉得医者仁心的心,还是一颗钢铁心。
前一阵子,吕骁接到莆田一家医院ICU的会诊电话,一名患者快撑不住了。
这名患者因重症流感入院,没想到病情急转直下,即便已气管插管,100%给氧,氧饱和量依然在70%~80%波动,此外心率快,血压低……眼看着生命就要画上句号。
当时已是傍晚,吕骁没犹豫,第一时间奔赴莆田,会诊后判断当时情况只有上人工心肺(ECMO)才可能有机会让患者保命,但当地医院没有设备。而此时如果选择转院到福州,虽然车程只要一个小时,但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不仅对患者对家属是考验,对医生也是。最终,患者家属决定搏一搏,这份决心和信任,让吕骁也放手一搏。
准备好急救药物,一路上他与当地医生配合,沉着冷静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全力保障患者安全到达医院。“一个小时里每一分每一秒,心都是紧绷着,但又要保持沉着冷静。”吕骁说。
到了医院RICU后,已是晚上9时多,吕骁没有立即为患者上人工心肺,而是让家属给他们几分钟时间作一个基本的判断。
“人工心肺费用非常高,我们希望在保命的同时,也能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经过分析,吕骁发现患者左侧存在气胸,这是让生命体征不稳的最大因素。于是他为患者紧急切开胸壁,置管引流,随着气胸危机解除,患者氧饱和量很快回到90%。当晚吕骁又给患者安排了俯卧位通气,进一步增加氧饱和度。随着血氧血压逐渐平稳,他争取到了更多时间寻找病因。次日,通过气管镜取样送检,吕骁终于在抽丝剥茧之后,发现患者还合并有毛霉菌感染,消灭该菌需要特殊药物。经过对症治疗,患者很快转入普通病房,随后出院了,家属十分感激。
这样惊心动魄的抢救,在RICU天天上演。吕骁表示,抢救的过程,不仅需要耐心、细心,更要在瞬息万变的病情中,有排除万难保持冷静的钢铁心,这样才能对症施救,挽救生命。
同理心
无论国籍肤色 一视同仁救治
周锐在发言中。
近日,2024年福建省“最美医师”提名对象公示。来自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内科的周锐副主任医师上榜。
这位“漂洋过海去援外”的医生,上个月才结束近4年的援外旅程。
2020年9月,作为第16批中国(福建)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员,他抵达博茨瓦纳,开始了在公主玛丽娜医院的医疗援助工作,彼时他的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这几年里,他仅回国休假一次,扣掉在路上的时间,在家仅10多天。
今年7月,当他落地福州,看着视频里的家人变成实实在在的眼前人,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愧疚。“想得最多的是怎么补偿他们。”周锐说。
不过,援外的岁月是他难忘的回忆。回国前,他曾回到科室,非洲的同事们看到他说:“周,可以回国了,你很高兴吧。”而他却掉下眼泪来。周锐说:“挺伤心的,这是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所以很不舍。”
这段援外之旅让周锐深刻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心,是不忘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是无论国籍、无论肤色、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一心救治的同理心。
曾有一名50多岁的患者带着腹部CT报告单(未带影像光盘)就诊,报告单提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周锐看到他的胃镜检查未见异常,于是建议患者带影像光盘来复核。他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让患者随时可以联系自己。但到了约定时间,患者却没有来。周锐于是主动联系患者,这才知道因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行动不便就不来了。为了确诊患者的病情,周锐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往患者家中取影像光盘,回医院后找到影像科队友詹主任共同读片,最终确认这名患者并无肿瘤。当周锐第一时间把诊断结果告知患者,患者又释然又感激。
这样的故事,在周锐的援外工作中,常常发生。他也总能听到患者表示谢意,其中最动听的莫过于“Chinese doctor is good(中国医生好棒)”。
父母心
患者生死相托 医生仁者爱人
林健(左一)和非洲同事合影。
医者父母心,说的是,一名医生要拥有一颗如同父母待孩子一般的仁爱之心,对患者要有恻隐同情之心。
直到现在,援非任务已经结束快两年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林健副主任医师依然无法忘怀那个他曾经救治过的非洲小女孩。
和周锐一样,林健是第16批中国(福建)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员,在公主玛丽娜医院经历了700多天的援外工作。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非洲小女孩清澈的大眼睛。”林健回忆,2020年,小女孩才7岁,因巨大的颅内肿瘤随母亲前来求医,但医院不具备手术条件,建议转私人医院,由于女孩不是博茨瓦纳人,不能享受该国医保,私人医院费用昂贵。看着她们失望的眼神,林健决定帮帮她们。
他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小女孩进行了手术。手术历经5个小时,很成功。看着术后康复的女儿,女孩的母亲感激不已。
但两个月后,林健再次看到女孩时,那清澈的眼睛因术后并发症脑积水失去光彩。
“我很着急,一边安排她住院,一边多次跑医院解决需要分流管的问题。”林健说,其间实在没办法等待,他便先为女孩做了去骨瓣减压手术。但随着脑积水的进展,女孩的眼神越来越呆滞。一天早晨,他焦急地跑去医院询问分流管的问题之后回来查房,护士却告诉他小女孩头一天晚上已经去世了。
“看着那张病床,望着女孩母亲的泪眼,我心如刀割。”林健说,从一开始的关心,到手术成功后的开心,再到病情变化后的担心,直到最后噩耗传来的伤心,他心情十分复杂。尽管大家安慰他“This is Africa(这是非洲)”,但那份愧疚感让他至今久久难以释怀。
很多人说,医生与患者共情是大忌,但林健认为,不共情不代表铁石心肠、冷漠,医者应该拥有父母心,心时刻为病人牵动,这样才是好医生。
敬畏心
但存一丝希望 就不轻言放弃
陈妍杰(右一)收到患者的锦旗。
“生命不能重来!同时生命又是顽强的存在,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作为医生,就不能轻言放弃。”在福州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妍杰眼中,医者仁心除了对患者的关心、爱心、耐心之外,还需要一颗绝不对生命轻言放弃,敬畏生命之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里,患者病情多危重,甚至一些患者家属已做好放弃的准备,但只要有一丝希望,陈妍杰都会选择坚持。
80多岁的老王就是在她的坚持下转危为安。
老王因重症肺炎入院的时候,双肺都“白了”,虽然上了呼吸机,但依然喘得不行,连饭也没办法吃。为了保证营养,老王需要安放鼻饲管。但老王十分抗拒,家属也不忍心老人插鼻饲管。
陈妍杰知道插鼻饲管非常不好受,但这是生命线!于是,她带头当那个铁石心肠的人。她反复和患者沟通,也动员家属一起说服。最后老人答应配合。
此后整整两个月时间,她带领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其间,老王病情反复,家属也曾一度要放弃。但她总是不断给老王和家属打气,安抚他们,告诉他们还有希望。
最终,患者的情况一天天好转,并成功出院。“如果没有你,他可能就没命了。”老王家人十分感激陈妍杰,特地给她送来了锦旗。
陈妍杰说,当患者住进自己的科室,就是把生命交付到了她的手中。“我们和患者是过命交情,我们必须拼尽全力施救。”陈妍杰说,生命是可贵的,对每一名医生来说,不抛弃不放弃是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玲珑心
多为患者着想 努力治愈身心
康洁医生在门诊中。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医学美容科康洁医生认为,医者仁心的心,是帮助患者重拾自信,重新开始新生活的玲珑心。
数月前,一名60多岁的福州依姆前来就诊。老人左半边脸被典型的太田痣覆盖。老人说,自己从小就要
面对异样的眼光,非常自卑。有了孙子后,孩子也不让她抱,这更让她觉得难过。一次同学聚会,老同学提到可以通过激光解决太田痣,她心动了。但家人听后觉得没必要,“一辈子都过来了”。
依姆思前想后,还是走进了康洁医生的门诊。
“90%的太田痣是可以治疗的!”“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把握。即便是60岁也有追求美的权利。”康洁的每一句话,都让依姆觉得有“医靠”。就这样,康洁为依姆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她也细心地告诉老人,因为其年龄大,太田痣的面积较大,治疗的过程很漫长,可能需要两三年,一定要有耐心,要坚持。每次老人来接受治疗,康洁就仔细交代术后要做好防晒、冷敷,并给予老人温暖和力量。
如今,几个疗程下来,老人发现太田痣果真淡了,非常激动,她从来没想到困扰自己60多年的问题竟然能得到解决。
“医美科不仅事关面子,也治愈心灵。”康洁说,多年来自己接诊的患者中不少人因容貌焦虑、自卑,甚至抑郁。作为医生,她要做的不仅仅是解决面子上的问题,还要懂得心理疏导,让患者身心都得到治愈,而这就需要有一颗与患者同频共振的心,一颗处处为患者着想的玲珑心。(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朱玉 林春梅 唐嘉历陈文璇 陈文艺/文 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